鹿枝背舟蛾

Harpyia longipennis   Walker
   

  13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体长25 mm,翅展67 mm。触角干每节黑、白两色相间,分支黑色。头和胸部暗红褐色掺有少量白色;翅基片白色具暗红色边;胸足腿、胫节暗红带褐色;跗节黑色,三者均掺有少量白色。腹部黑褐色,侧毛簇白色。前翅白色弥漫着黑色雾点,其中外缘区黑点较稠密;有4个近三角形黑斑,分别分布在内、外半部前、后缘,其中以内半部前缘上的一个最大,向后延伸到亚中褶,几乎与后缘上的一个相接;外半部前缘上的一个向后延伸到Cu2脉呈尖三角形,内侧衬1模糊白带伸至后缘黑斑内侧;横脉纹白色,内侧有1小白点;前缘中央有2~3个小黑点;从外黑斑到翅点有5个暗红色点,其中两个在外黑斑上较大;端线由1列脉间黑点组成;黑点外的缘毛暗红色,其余白色。后翅白色,前缘和外缘黑褐色;雄蛾外缘黑褐色较雌蛾窄,臀角黑色,内侧伴有1条短黑线;脉间缘毛暗红色,其余白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:第8腹板端缘通常骨化,其中央有时呈齿状突出;爪形突1对,宽,末端呈岔状;颚形突宽,近端部有1枚短指突;抱器瓣短宽,端部尖,有时末端突出,有时末端有1个小突起;阳茎端基环大;阳茎细长,末端刺状骨化,有时近端部侧面有1枚大齿突。
雌性外生殖器:前、后表皮突不明显;导管端片漏斗状;囊导管长,囊体略呈圆形,无囊突。
观察标本:湖北兴山龙门河1300 m,1♂,1994.Ⅸ.12;云南龙口1200 m,1♂,1979.Ⅷ.9,泸水1♂,1981.Ⅴ.30;四川泸定1550 m,1♂,1982.Ⅸ.2;海南尖峰岭1♂,1981.Ⅺ.16;西藏樟木口岸1♂,1984.Ⅸ.26,樟木2400 m,2♂♂1♀,1975.Ⅵ.29。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湖北(兴山)、海南(尖峰岭)、四川(泸定、冕宁)、云南(龙口、泸水、漕涧,丽江)、西藏(樟木)、台湾

国内物种数估计

本种的抱器瓣形状个体变异很大。在我国有2个亚种。